文章阐述了关于1913年国际贸易规模,以及1926到1938年世界贸易发展状况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简略信息一览:
美国19世纪的关税政策
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,关税政策开始转向保护国内工业发展。1791年,美国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提出了“幼稚产业保护理论”,主张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,应当排除外来竞争,保护国内市场,以促使本国新的幼稚工业的顺利发展。从19世纪开始,美国根据这一理论,不断提高关税,保护本国的制造业。
直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,美国才放弃了保护关税政策,转向了自由贸易。1930年,美国制定了历史上最高的进口税率。
殖民地及建国初期:1767 年英国《唐森德税法》对北美殖民地相关商品加税,税率 10% - 20%;1789 年美国首部关税法案税率为 5% - 15%。19 世纪:1828 年《丑陋关税法案》平均税率 25%,钢铁和纺织业达 71%;南北战争北方胜利后,关税提高到 456%;1900 年后逐步降至 6%。
德国农民协会成立的历史背景
德国农民协会于1893年成立,其历史背景主要与当时德意志帝国农业面临的危机和政策变动相关:高速工业化冲击: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,迅速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。
欧洲多数国家农民协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悠久,数量也较多,所以各国***很早就以社会团体的形式予以立法。1848年瑞士就在宪法上规定了公民结社的自由权,并在社会法中进一步明确了申请程序、活动规范等。
农协的历史背景因国家和地区而异。在欧洲,农协起源于19世纪的农业互助组织。这些组织最初是为了解决农民在生产、销售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而成立的,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。
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,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。
1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,19世纪末20世纪初,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。在此期间,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近两倍,而1870年至1900年间增长了54倍多。钢产量从1870年的52万吨增至1900年的2,830万吨,石油产量也增加了25倍。2,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,交通运输业也显著发展。
2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,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取得了迅猛发展。世界工业生产在1850—1870年的20年间只增长了一倍多,而1870—1900年的30年间却增加了近两倍,20世纪初的13年又增长了59%。世界钢产量由1870年的52万吨上升到1900年的2,830万吨,增加了54倍多。
3、欧洲经济: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,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。②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,德国较快,英、法较慢。政治: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德、英、法向帝国主义过渡,资产阶级议会制度,政党政治得以完善,国家机器加强。②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尖锐,逐步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。
4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,美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显著的变化。这一时期,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快速发展,其经济实力迅速增长,跃居世界首位。
5、工业化的加速和扩张:19世纪末20世纪初,工业化已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。在这个时期,工业技术不断进步,机器生产得到广泛应用,工业规模不断扩大,工业化进程更加深入。
6、世纪70年代后,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。到了19世纪末,英国失去了工业垄断地位,而美国、德国、法国等国的追赶步伐加快。到了20世纪初,世界经济的格局变为英国、美国、德国和法国四国并立的局面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世界经济中心快速向美国转移。
一战和二战的时候,美国是如何参战的
美国尚无足够的军事力量,无法参战。大战爆发时,美国陆军仅二十五万人,且大多为国民警卫队。美国主力当时还驻扎在菲律宾、关岛、夏威夷地,可能迅速地调往欧洲战场。在军备上羽毛未丰的美国乐得先打出“中立”的漂亮旗号。大战初期美国同交战国虽然有一些麻烦事拖着解决,但尚未发展到足以宣战的尖锐程度。有利的地理位置也使美国能隔岸观火。
美国在一战中是中立还是参战、何时参战、以何种形式参战,取决于能否保持其“利益线”。即在战时利用战争形势,以中立的地位牟取超额利润,并趁机向世界扩张;在战后能收回战争贷款,进而以仲裁员身份取得国际事务的支配权。
当时美国参战的直接导火索,是因为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导致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,所以美国在当时立即通过了决议,并且正式对日宣战。这也使得反***力量远远要占据压倒性的优势,并且为第2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。
关于1913年国际贸易规模和1926到1938年世界贸易发展状况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1926到1938年世界贸易发展状况、1913年国际贸易规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

